
近日,在“国庆”来临之际,援川专家李国庆医生带领盐源县人民医院骨科团队顺利完成了攀西地区首例“后路肌间隙入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PKP术”。
据了解,李国庆医生对该技术的研究开始于4年前,近期将手术技巧及临床经验总结并发布在了《中华创伤杂志》上,查阅国内外文献均未发现采用此技术(经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穿刺入路技术在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复位固定后伤椎椎体的强化过程)的报道。该技术主要创新在于经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穿刺入路技术与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复位固定技术的完美结合,与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技术相比,避开了伤椎椎弓根螺钉的影响,简化了手术过程,减少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患者杜某,55岁,因外伤导致腰4椎体爆裂性骨折,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腰4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随后援川专家李国庆医生与盐源县人民医院骨科万喜顺副主任及相关医护人员展开了术前讨论,为杜某制定手术方案。李国庆医生考虑患者椎体压缩明显,并且合并有骨质疏松,如果单独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容易出现内固定失败,椎体再次压缩等情况发生,如果单独采用PKP手术的方式容易出现椎体高度复位不佳或骨水泥渗漏造成严重并发症。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杜某而言,都不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因此,经过讨论后,李国庆医生决定采用“后路肌间隙入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PKP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杜某在术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功能锻炼,恢复良好。
术中透视显示患者椎体已复位
骨水泥分布良好
据悉,该项新技术属于攀西地区首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盐源县人民医院骨科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椎体爆裂性骨折”救治方面有了新突破,能为盐源及周边区县群众提供更先进、可靠的医疗服务项目。